米歇尔·沃特森:退役以后真的很想复出
退役已一年有余,米歇尔·沃特森-戈麦斯(Michelle Waterson-Gomez)却仍坦言:想再上擂台打一场的冲动,大概永远不会消失。
这位在UFC征战近十年、打了15场比赛的草量级老将,于2024年正式挂靴,把全部精力转向家庭,以及那些“不用挨拳头”的新事业。如今,她在地方格斗赛事里做场边解说,在UFC转播团队里担任分析师,还触电大银幕,在由UFC老将基思·贾丁(Keith Jardine)执导的新恐怖片里客串一角。
但无论日程多满,她依旧忍不住想再披战袍。
“很难,尤其我现在还在做解说,我刚去完UFC国际格斗周,每次看到选手走进八角笼,我就希望自己还在里面。我宁愿在里面打,也不愿坐在观众席。我觉得这种感觉永远不会消失。”
“但换个角度看也很酷——站在擂台外回望,才明白自己能坚持18年有多不可思议。那是一段了不起的旅程,可当你身处其中时,只顾埋头苦练,根本无暇体会。现在退后一步,坐在人群里环顾四周,才惊觉:哇,这么多人来现场,就是为了看拳手们把灵魂押在15或25分钟里,这真的太震撼了。”
很多MMA选手退役后会转战拳击、踢拳甚至裸拳赛。沃特森-戈麦斯说,她几乎每次出席活动都会被追问“要不要复出”,连同行也忍不住撺掇。
“这真的很诱人,”她说。“我在Karate Combat客串场边播报时,巴斯·鲁滕(Bas Rutten)跟我说:‘你就该打这个,太适合你了!’竞争者的那部分自我就会想:‘要不试试?’”
“但我也意识到,无论是做UFC分析师还是进军演艺圈,这些新目标同样需要全身心投入。如果想在这些领域闯出名堂,我就得把精力分出去。”
拳手不愿彻底退役,经济诱因只是其一。对沃特森-戈麦斯而言,最难割舍的是赛前那种独一无二的激情。
“备战一场比赛的体验无可替代——把全部生命浓缩到灯光下的15或25分钟,那种专注、那种仪式感,没有别的事能比拟。在全世界几十万观众注视下走进八角笼,肾上腺素狂飙。很多拳手退役后,在其他地方再也找不到这种感觉。”
“你曾是一名战士,一旦离开战场就会想念,甚至像戒断反应,会低落、会抑郁。幸运的是,我有支持我的丈夫、家人和团队,他们帮我翻开下一章,把曾经投入格斗的能量注入到新事业里。”
尽管承认“再来一场”的念头挥之不去,沃特森-戈麦斯也接受这是所有退役拳手都要面对的拉扯。
幸好,她并未远离这项运动:做解说、当分析师,让她换种方式“触摸魔法”,只是偶尔也会带来新的遗憾。
“这些工作让过渡变得容易,但也让人忍不住想:‘要是还能再打一场就好了。’大家退役后都会陷入这种‘如果当时……’的自我假设:‘这次我一定全力以赴、不留遗憾、不再胆怯。’这种念头永远存在,但能以不同身份留在擂台边,确实帮我完成了过渡。”
除了转播工作,沃特森-戈麦斯的片约也越来越多,其中就包括贾丁的编剧、导演处女作《Kill Me Again》。她在片中与《死神来了》的布兰登·费尔、《玛雅帮》的劳尔·马克斯·特鲁希略,以及格斗圈的莫里斯·格林、“牛仔”唐纳德·赛罗尼等人同台飙戏。
其实早在现役时期,她就偶尔跨界拍戏,但多是利用运动底子拍打戏。如今,她第一次尝试“文戏”——饰演一名不用挥拳的护士,还有完整台词。
“对我而言算是圆满,”她说。“高中时我就是戏剧狂人,大学原本双修戏剧和运动科学,梦想就是讲故事。演戏就是带观众脱离现实、走进另一个世界。我的路把我带到格斗圈,我依旧讲了自己的故事。如今特别感谢贾丁的信任——虽然只是小角色,但终于不用靠动作戏吃饭,而是真正去塑造人物、说台词,这过程既新鲜又过瘾。贾丁退役后找到导演、编剧的新热情,他的经历也给了我很大启发。”
MK体育平台
已经结束的亚洲杯,中国女篮半决赛输给日本无缘卫冕,最终虽战胜韩国获得季军,但成绩不能说满意。正在进行中的大学生运动会,中国女篮在刘禹彤的带领下连克日本和波兰,杀入了最后的决赛,将与美国队争夺冠军。在中国女篮亚洲杯半决赛出局后,很多人都在讨论主教练宫鲁鸣对新人张子宇的使用问题。普遍的观点是:年仅18岁...